2025-10-15 发表阅读:10
过去十年,品牌习惯通过“广撒网”获取流量,但当流量价格上涨10倍、转化率不足1%时,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。真正的破局点在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(LTV)的深挖。
以元气森林为例,其通过用户分层运营,针对核心用户推出“元气会员俱乐部”,提供定制化饮品研发投票、线下工厂参观等权益,会员复购率较普通用户提升230%,贡献了总营收的45%。数据证明:当品牌将用户运营从“一次性交易”转向“长期价值共创”,单客产值可提升3-5倍。
落地策略:
● 建立用户标签体系,通过RFM模型(最近消费、消费频率、消费金额)分层运营;
● 挖掘“沉默用户”需求,用精准触达唤醒(如母婴品牌针对产后妈妈推出“育儿知识服务包”);
● 搭建私域社群,通过UGC内容沉淀品牌忠诚度。
产品同质化的本质,是对用户需求的浅层理解。当“更好的产品”难以打动消费者时,场景化创新成为第二曲线的关键。
瑞幸咖啡的“酱香拿铁”为何能单日销量破亿?核心在于它跳出了“咖啡=提神饮料”的单一场景,切入“商务宴请前小酌”“朋友聚会社交”等新场景,用“咖啡+白酒”的跨界组合,创造了“微醺社交”的新需求。反观传统茶企,若仍停留在“茶叶礼盒”的礼品场景,增长必然受限。
数据启示:
● 场景化产品的溢价空间比传统产品高30%-50%(据尼尔森《2024消费场景报告》);
● 85%的Z世代消费者愿意为“情绪价值场景”买单(如宠物殡葬品牌推出“宠物骨灰珠宝定制”)。
● 落地策略:梳理用户“一天24小时”生活轨迹,寻找未被满足的场景(如通勤路上的“早餐+便携咖啡”组合);
● 用“产品+服务”延伸场景体验(如扫地机器人品牌推出“全屋清洁方案订阅服务”)。
当线下门店客流下滑、线上流量见顶,“全域渠道协同”成为增长新引擎。但全域不是“全渠道开店”,而是通过数据打通实现“用户在哪里,品牌就在哪里”。
波司登通过“线下体验+线上裂变”模式,将门店试穿用户导入企业微信,结合天气大数据推送“寒潮预警+热卖款式”,线上线下库存共享,2023年冬季销售额突破200亿元,同比增长68%。其核心逻辑是:渠道是触点,用户是核心,数据是纽带。
避坑指南:
● 警惕“渠道盲目扩张”,优先打通高价值渠道(如美妆品牌主攻抖音内容种草+天猫成交转化);
● 用OMO系统(线上线下一体化)实现会员、库存、订单数据实时同步;
● 布局“内容渠道”,如小红书“测评笔记”、抖音“场景短剧”,让渠道成为内容载体。
传统广告的ROI持续走低(央视一套广告刊例价上涨15%,但品牌回忆度下降22%),而内容营销以“信任传递”重构了消费者决策路径。
认养一头牛通过“奶牛IP化”内容策略,在抖音打造“奶牛花花的日常”系列短视频,用“牧场场景+萌宠人设”吸引超500万粉丝,单条视频带货GMV最高达800万元。其成功证明:当营销内容从“品牌自说自话”转向“用户愿意传播的故事”,传播成本可降低60%,转化率提升3倍。
内容公式:
● 痛点场景(如“加班党早餐吃什么?”)+ 产品解决方案(如“即食鸡胸肉三明治”)+ 情感共鸣(“好好吃饭,才有力气拼”);
● 优先布局“搜索场景内容”(如小红书笔记、知乎问答),抢占用户主动决策入口。
当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,新兴市场出海成为众多品牌的第二曲线。但出海不是“复制国内模式”,而是基于当地文化的“本土化创新”。
Shein通过“小单快反”供应链模式,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“穆斯林头巾+快时尚”产品线,在印尼的GMV三年增长12倍,超越ZARA成为当地下载量第一的购物APP。数据显示:2024年中国品牌出海营收增速达28%,其中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贡献了62%的增量。
出海关键:
● 避开欧美成熟市场红海,优先布局东南亚、中东等“高增长、低竞争”区域;
● 适配本地化需求(如印度市场的“小包装零食”、中东市场的“斋月限定礼盒”);
● 用TikTok、Instagram等本地化社媒打造品牌认知,而非依赖传统广告。
品牌的第二曲线,从来不是对第一曲线的否定,而是在用户、产品、渠道、营销、全球化五个维度中,找到“未被满足的需求”与“自身核心能力”的交叉点。当元气森林用用户运营打破饮料行业增长瓶颈,当Shein用本土化创新打开海外市场,我们看到:增长的本质,是对用户价值的持续挖掘,对商业逻辑的重新定义。
(本文参考ai大数据制作,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,仅供参考)
招商哥14年实力,持续为您提供“融商、招商、扶商”入企定制落地服务!欢迎通过官网联系我们!
【在线报名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