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08 发表阅读:10
网红品牌的崛起往往依赖流量红利,但长红的本质是构建“复购壁垒”。据美团数据,2024年新中式糕点消费者中,“口味复购”占比达68%,远超“打卡尝鲜”的22%。这意味着,产品力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。头部品牌已开始通过三大策略夯实基础:
● 供应链深度整合:如某头部品牌自建中央工厂,实现馅料标准化生产,将产品新鲜度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7天,同时降低单店运营成本30%;
● 文化价值深挖:结合节气推出限定产品(如清明青团、中秋流心酥),通过“糕点+非遗技艺”叙事提升溢价,客单价较普通糕点高出40%;
● 数字化会员体系:通过扫码入会、积分兑换等机制沉淀私域用户,某品牌会员复购率达52%,远超行业平均的25%。
对投资者而言,判断一个新中式糕点品牌是否具备长红潜力,可从以下维度切入:
1. 产品矩阵:拒绝“单一爆款依赖”
观察品牌是否形成“引流款+利润款+长尾款”组合。例如,某品牌以“现烤小贝”作为引流款(占销量40%),搭配“酥类礼盒”(毛利率65%)作为利润款,同时推出低糖、全麦等健康线满足细分需求,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20%。
2. 运营模式:轻量化与标准化并行
优质品牌会提供“选址评估+装修设计+人员培训+营销支持”全流程帮扶。以某连锁品牌为例,其单店启动成本控制在80-120万元,总部统一配送原料,加盟商仅需3名员工即可运营,平均回本周期缩短至10-14个月。
3. 市场定位:避开“内卷红海”
新中式糕点的长红经营,离不开对趋势的预判:
● 健康化升级:低糖、低油、无添加成为刚需,某品牌推出“零蔗糖系列”后,年轻客群占比提升至72%;
● 场景延伸:从“街边小店”向“社区店+商圈店+快闪店”多场景渗透,例如与茶饮品牌联名开设“糕点+茶饮”复合店,坪效提升2倍;
● 跨界融合:“糕点+文创”“糕点+国潮IP”成为新增长点,某品牌与故宫联名推出礼盒,上线3天售罄10万盒,带动品牌声量增长300%。
新中式糕点行业的“网红退潮”,本质是市场从“野蛮生长”向“精耕细作”的转型。对投资者而言,与其追逐短期流量泡沫,不如选择那些扎根产品、深耕供应链、拥抱数字化的品牌。正如某头部品牌创始人所言:“我们不做昙花一现的网红,要做穿越百年的老字号。”
【在线报名】